歡迎光臨揚州惠通新材料有限公司官方網站!
17家快遞浙江總部聯合倡議,快遞包裝將更“綠”
發布時間:2024-05-05 10:39:02 訪問量:462
4月26日,在浙江省快遞行業第八次黨委(擴大)會議暨黨建工作現場推進會的現場,包括郵政、順豐、中通等17家快遞企業浙江省級總部公司,與復海物聯網、浙江東方科脈簽訂有關綠色包裝轉型倡議書。
潮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,這份《“綠色包裝,快遞你我”倡議書》一共有4條,首當其沖的是“落實政策要求,提高企業環保意識”。其中提及,深入實施《快遞市場管理辦法》關于綠色低碳發展規定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《關于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意見》要求,宣傳貫徹《快遞包裝重金屬與特定物質限量》《快遞限制過度包裝》等國家強制性標準。 記者了解到,《快遞市場管理辦法》于2024年3月1日起施行,在第一章總則的第九條就明確“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堅持綠色低碳發展,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。”在第三章綠色低碳發展中,用了四條進一步作出相關規定。 《關于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意見》則明確,到2025年,快遞包裝領域全面建立與綠色理念相適應的法律、標準和政策體系,快遞包裝基本實現綠色轉型。 去年年底,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(國家標準委)發布了五項快遞業國家標準,其中就有《快遞包裝重金屬與特定物質限量》《快遞限制過度包裝》兩項標準,重點聚焦快遞綠色包裝。新標準將于今年6月1日實施。 快遞如何變得更綠?倡議書明確,全面禁用有毒有害塑料包裝和一次性塑料編織袋,積極采購使用經過綠色產品認證的包裝產品;大力推行與寄遞物品適配的新型、簡約包裝;積極推廣電商快遞原裝直發、產地直采等模式,減少在寄遞環節的二次包裝;深入推進可循環快遞包裝規模化應用試點工作,探索可復制、可推廣的綠色包裝循環利用模式, 倡議書還提到,鼓勵網點采取積分兌換等方式提升公眾政策 知曉度;倡導快遞員們主動回收包裝垃圾,回收復用瓦楞紙箱;設置包裝回收站點,與專業回收機構深度合作,提高包裝廢棄物的分類回收率和資源化利用率等。 “全國每天產生的4億個包裹中,浙江有8000多萬個。浙江是快遞大省,民營快遞發源地,行業的健康發展和穩定,對全國乃至海外影響巨大。”浙江省郵政管理局黨組書記、局長,浙江省快遞行業黨委書記魏遵紅表示。 數據顯示,2023年,浙江的快遞小哥們送出了263.2億件包裹。這一年,浙江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到96.02%;全省行業電子面單使用率、省內循環中轉袋應用以及網點快件包裝回收箱設立基本實現三個100%全覆蓋;快遞網點使用45mm以上的膠帶情況全年抽檢“零發現”。 2024年是實施“十四五”規劃的關鍵一年,在新的歷史坐標上,省快遞行業黨委聚焦黨建引領行業綠色發展。而作為產業鏈重要一環的頭部快遞企業正在加緊銜接工作。 “經過5年時間的技術研發和運營試點以及全鏈路閉環驗證,我們已形成了整套循環包裝體系和運營方案。”復海(浙江)物聯網科技董事長嚴海影告訴記者,自己是國家郵標委委員、商務部循環包裝專家組成員,有25年包裝專業經驗,深耕智慧循環包裝5年,r-box循環箱是企業自主研發的循環快遞包裝箱,復海也因此入選全國和上海市首批可循環快遞包裝試點名單。 快遞循環包裝 嚴海影說,為了將一次性包裝變成循環包裝,公司提交專利申請33項,獲得授權20項。正常情況下,復海研發的空氣膠囊循環包裝可以用150次以上,循環封套使用次數可達200次以上,封套上面的電子紙標簽可以用10萬次以上。 在DKE東方科脈展廳,電子紙標簽向大家展示了電子紙技術應用,特別是電子紙顯示器,作為智能快遞面單、快遞可循環包裝顯示媒介,在智慧物流領域的新興應用場景。 將電子紙顯示器類紙、輕薄、超低功耗特性與RFID等無線技術、傳感器進行組合,形成的電子面單不僅可以提高快件處理的效率,同時為自動分揀提供了信息保障。 處在行業轉型關口,快遞企業已經將視線轉向依靠科技持續投入,從而實現綠色化創新。 除了包裝盒,快遞打包過程也變得含“綠”量十足。潮新聞記者了解到,順豐浙北區共377個網點在2020年國家郵政局“9792”包裝綜合治理年度目標的要求下,已經提前實現了全網45毫米以下“瘦身膠帶”封裝比例超過99%;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99.8%;電子運單實現全覆蓋;另外,用可循環中轉袋代替傳統編織袋,回收循環箱到網點進行循環使用,地區月均循環使用1.5萬次,投入可降解包裝袋,月投入量為150萬個。 變化的不單是快遞包裝盒本身。在浙江,中通快遞已在杭州、蕭山、嘉興、金華、紹興、臺州、溫州、塘棲等8個轉運中心鋪設光伏發電,鋪設面積超21萬平,預計年發電量超1700萬度。潮新聞記者了解到,中通快遞的綠色小目標是,2028年自身運營單票碳排放下降20%。
Copyright ? 2021 揚州惠通新材料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:蘇ICP備2021024217號 技術支持:江蘇瑞之捷科技有限公司